2026款日产轩逸上市:7.58万起“省心版”,连备胎都取消了?
58万起步价,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。但日产真的这么干了,连备胎都舍不得给你。这什么概念?就是你花了七万多买台车,结果路上扎个钉子,只能眼巴巴等救援。
58万起步价,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。但日产真的这么干了,连备胎都舍不得给你。这什么概念?就是你花了七万多买台车,结果路上扎个钉子,只能眼巴巴等救援。
谁也没有想到,本田CR-V这辆原本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车型,居然在汽油汽车的销售排行榜上跌出了20强。另一方面,日产轩逸,大众朗逸等传统的合资品牌还在钓鱼台,谁也不敢轻举妄动。到了2025年第三季度,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。
之前换车时,我在10万级轿车里纠结了两个月,最后咬牙买了台2023款轩逸e-POWER。提车时销售拍着胸脯说:"这车省油、空间大、坐着舒服,开个十年都没问题。"可实际用了三年后,我发现这车确实好用,但也藏着不少让人闹心的缺点。今天我就把这些年踩过的坑、踩过雷的
30万买台宝马3系,开出去面子够足,但懂车的老司机却偏偏开着10万的卡罗拉,这反差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?
37.6万辆,这是轩逸去年交出的成绩单,数字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“下滑曲线”——它不再是那个一骑绝尘的“家轿王”,却仍旧死死咬住轿车榜前三。2024年过去五个月,它又卖出12.8万辆,看似体面,可比亚迪秦PLUS像一列高速列车贴着后视镜超车,留给轩逸的窗口期肉眼
说起轩逸,我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。我表哥当年买车,我陪他跑遍了全城的4S店,最后还是选了轩逸。为啥?便宜、省油、舒适,还特别耐造。那时候,轩逸就是家用车的代名词,谁家要买个省心又实用的车,首选就是它。我还记得有个老客户跟我说:“这车啊,就像个老黄牛,啥活都能干,
如果你正在考虑买一台大七座SUV,大概率会先想到汉兰达、途昂,甚至是理想L8。但有一台车,长超5米1,全系2.0T+9AT,优惠后入门价才17万出头,销量却惨到月均只有500台——它就是东风日产探陆。
“金九”成色十足——9月燃油轿车销量集体爆发,15款车型月销破万,4款更是冲上2万辆大关。轩逸一骑绝尘,卖出33323辆,创下年内新高,断崖式夺冠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速腾凭借新款车型的超高性价比,反超朗逸拿下亚军,德系双雄之争再起波澜。
2025年1-9月,中国汽车市场在技术路线多元化、消费结构升级与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,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。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,传统燃油车的平均售价为18.1万元。在整体车市中,不同动力形式的车型在价格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:增程式电动车(EREV)
我上周陪表弟提车,他原本冲着轩逸经典“大沙发”去,结果在4S店被帝豪星耀版Pro一把拽住:L2自动驾驶、540°透明底盘、双联屏,落地才7.6万,销售一句“多3000块,自动驾驶带回家”,直接把他老婆劝到刷卡。
虽然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迅猛,市占率一度突破了50%,但传统燃油车依旧通过降价,产品更新等策略保持着不错的市场销量,甚至到了2025年多个主流燃油车品牌销量出现了逆势上扬,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。据最新公布的2025年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揭露,作为最重要的“金九”旺季,
要说到合资紧凑型SUV市场,本田CR-V无疑榜上有名。 近两年以来,我们见识到了新能源车型的强势崛起, 但传统合资品牌也在加速转型。 值得一提的是,全新一代本田CR-V的亮相, 再次证明了本田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深厚积淀。
最近车市价格战打得有多激烈?合资品牌降价降到怀疑人生,国产品牌配置堆到你不敢信,整个15万级别的市场已经完全进入白热化阶段。我翻了翻后台,80%的留言都在问这个价位买什么车,所以今天必须给你们整个明白账,哪些车真的值得买,哪些车纯属智商税。
近来深圳人买汽车时大多喜欢小米SU7,这款车八个月卖了近一万辆,销量还超过了特斯拉ModelY,前三名车型都是智能电动车,消费者特别看重它的联网功能、语音控制能力和持续OTA升级的特点;年轻人觉得这车像智能手机一样有意思,不只是个代步工具
《郝车来袭》原创新车:近日,一汽-大众旗下最畅销轿车速腾换代升级,也就是全新速腾L正式上市,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,售价区间为11.49万~13.19万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现在购车还能享受限时保险补贴4000元,同时还拥有基础置换权益4000元,贷款两年0利率日供低
最近有网友私信鸭梨,说自己手里只有8万左右的预算,想买一辆安全性高又耐用的轿车,看了好多款车,眼睛都挑花了,还是拿不定主意。相信很多朋友在买车时都有过类似的纠结,选来选去,就是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其实,8万左右的预算,已经能买到不少性价比很高的车型啦。今
选家用车就像挑菜篮,既要装得多、拎着轻,又得经得住日常磕碰,预算还不能超支。在7-10万级合资轿车市场,朗逸新锐凭借“国民家轿”的基因常年热销,但不少人仍有疑问:这款入门级车型真能满足全家需求?带着这个问题,我以普通三口之家的视角实测一周,答案藏在每个用车场景
九月前三周,合资车销售情况尚可,燃油车凭借老底子仍在支撑,电动车方面也逐渐有了些许起色,未全盘皆输,但也未真正实现翻盘,数据由行业平台提供,并非官方数据,不过多少能窥见一些端倪。
日产把燃油版和e-POWER一起打包卖,价格压到9万元边缘,4S店销售说“客户进门十分钟就下单,连试驾都懒得试”。
“小榄到云浮那段路,晚高峰最左道跑65,我油门都快踩进油箱了,前面那台轩逸还是晃悠悠。